相关文章
说理性文章研究成果
2024-11-10 16:59
 

说理性文章研究成果

价值分析:

说理文顾名思义就是指作者通过论证向读者阐明某一事理的一种议论文体。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四年级起一共编排了五篇说理文,分别为《说勤奋》(第七册)、《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九册)、《谈礼貌》(第十册)、《学与问》(第十一册)、《学会合作》(第十二册)。说理文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意义不可忽视,它是学生将来学好议论文的基础,也是语文学习走向实践、走向应用必不可少的一种文体。在这五篇说理文中,我们选择了《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学与问》进行范例研究。

  1. 说理文文体的基本育人价值

基础性价值:

1)从知识方面看:说理性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写议论文的最基本的知识,包括议论文的特点、要素、中心观点,以及议论文阅读与写作的方法。通过学习,学生学会如何检寻论据,认识文章围绕论点选取论据材料,学会如何在写作中展开观点,怎样寻找论据并使其确凿、典型、恰当,具有说服力。

2)从能力方面看:有助于学生形成抽象、概括和严密性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善于正确、中肯、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语言的学习和表达运用中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

3)从情感价值观方面看:小学阶段的说理性文章所阐述的道理、所例举的论据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能起到一定的正面影响的作用,对其言谈举止、情感态度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意义。

发展性价值:

说理文是语文学习走向实践应用非常重要的一种文体,是学生学习辩论、劝阻、推销等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的最好教材,也是在未来的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这类文体的最佳提升力体现在:一是学生的特定语言表达能力,如辩论、劝阻等。二是概述事例的能力。这类文章中所列举的事例都非常简明扼要而有针对性。三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水平。

2.教学策略

1)寻找异同,明白关联。用事例来证明观点是说理文的一种常用表达方式,在事例的选择上,作者围绕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典型的例子,这些例子各不相同,但互为补充。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这类文体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事例的“同”“异”中感受作者表达的巧妙。如在《滴水穿石》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找不同”游戏,让学生找一找三个事例的不同点。学生由易到难,逐渐找到了三位名人年代的不同,国籍的不同,所取得的成就不同。接着,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人物的相同点——都具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并再次让学生圈画出文章体现这三个人身上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精神的词语。这样的“同”“异”思辨,把“注重围绕主要论点组织语言”的意识进行了有效的渗透。

2)争辩明理,体会方法。体验感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就说理类文章而言,以“争辩”来体悟道理是最有效的方式。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使用信息;在辩论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活跃思维,明晰事理。但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保持适度的介入,引导学生在争辩过程中要有理有据,有礼有节。在争辩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学习“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来摆事实,讲道理,在实践中体悟并运用说理的方法。

3)仿写例子,迁移方法。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一定要把文本的表达方式内化为学生的基本能力,然后通过习作表达等外化到言语上。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教学中,教师发掘第三小节的一个省略号,让学生先说一说这个省略号的作用,然后安排学生根据文章的事例的表达方式,选用一个人物,用简洁的语言补充一个例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例子仿写,将说理文的举例方法真正落实到了笔头,更好地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的表达。

4)归纳特点,学以致用。说理文常用叙述和议论来阐明事理,在阐明事理过程中又常运用举例、引用、比较、比喻等多种说理方法。这些语言特点、写作方法等都需要学生来感受并学习。这个教学环节一般在最后总结时进行,因为有了前面读通课文,理清层次,提出问题,争辩明理等的铺垫,学生就比较容易明白这类文章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把说理性文章和其他类型的课文进行对比,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特点,归纳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把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运用挂起钩来。

典型课例: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武进区政平小学 何姣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2.引导学生凭借课本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摆事实讲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板书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看到“滴水穿石”这个词语你会想到哪些和它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指名四五个回答)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看到了安徽广德太极洞的奇观,提出了一个观点,你还记得吗?(板书提观点)让我们读读这个启示。

出示启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光提观点有说服力吗?

正面事例论证

所以作者接下来用了三个事例来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在说理性文章中我们把这种方式叫做摆事实。(板书摆事实)

批注阅读第三小节三个事例,人物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巡视指导:圈画出关键词句,写下的感受只要提取关键词。)

交流。(相机出示三个人物的文字描写)

李时珍(重点抓住“不懈努力”)

①李珍取得了怎的成就?(完成学巨著《本草目》)什么称《本草目》巨著?(生答)(介《本草目》)

②李什么能写成部巨著?

“二十几年、不懈努力”二十几年你看出了什么?这是一个确凿的数据,说理性文章常常会借助数据来增强说服力,呆会你可以关注一下。

二十几年来,他的每一天都在做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做这些事情他会遇到什么困难呢?他靠什么战胜这些困难的?相机指导朗读。

③李写《本草目》的程如果要全部写下来的,都可以写成一本了,而里作者用了60个字就全部概括了。可见,说理性文章事例叙述有什么特点(凝练)。但这60个字都是围绕着李时珍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每一个字都不多余,突出了重点。(板书:突出重点)

爱迪生(重点抓住“毕生孜孜不倦”)

迪生取得了怎的成就?(一千多项发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②他凭什么精神取得这样的成就的?

“毕生孜孜不倦”什么叫毕生?孜孜不倦是什么意思?(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你还从哪看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他又会碰到什么困难?他是怎样战胜的?

“迷恋”什么叫迷恋(过分喜爱,难以舍弃),你能给它找找近义词吗?(比较一下)就这样迷恋了多久?

齐白石(重点抓住“晚年”“炉火纯青”)

白石取得了怎的成就?(炉火青)

②什么叫炉火青?(技或学、修养达到精粹完美的境界或做事情达到熟。)

白石凭什么精神才使技达到炉火青的境界的?

④“每天持”是在什么候每天这样

“晚年”你从中看出什么?

⑤“始没有”你从中看出什么?“不教一日不闲过”你从中看出什么?(相机朗读)

这三个人能取得成功有什么相似之处?(相机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三个事例之后,作者还有一段什么?(板书讲道理)

谁来读读。(反问句是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观点,想想怎样读好它。)

引号起什么作用?说说“滴穿”和“顽石”的含义。

这段说理放在三个事例之后,你觉得有必要吗?(小结:使结构分明;强调了观点)小结叙事加说理,这就是说理文的写作特点——摆事实与讲道理结合。

反面论证

除了用这三个事例论证之外,作者举了什么事例?(雨水)自由朗读。

和前面的事例相比,有什么不同?(出示第四自然段)(预设:一个是人,一个是物。是啊,从人类到自然界,多么全面,还有什么不同?正反。)相机板书。

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同样,作者在事例后有一段说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小结:作者摆事实讲道理是说理性文章的两条腿,缺一不可,有理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铭记启示

现在,你再来读读在这句话“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你信服了吗?

作者通过三个正面事例和一个反例,向我们揭示了滴水穿石的启示。再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心中美好的理想。

比较一下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小结:说理性的文章一般结构是先提观点再摆事实、讲道理,最后作结论。这种文章常常首尾呼应,反复出现的内容就是作者的主要观点。)

4、这句话的形式非常有趣。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多么鲜明的观点。你能很快记住吗?

五、学习写法

1、生活中就这三个人具有这样的滴水穿石的精神吗?你还知道哪些人物?(生举例)

课文中为什么要列举这三个人的事例?(典型)

2、让我们看一下作者事例论证的方法有什么特点?看着板书说一说。学会了吗?我们来试着写一写。

3、出示填空:

     诺贝尔,从小立志          ,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弟兄         父亲       ,遭到                自己好也多次                         但他                             最终发明出了威力很强的炸药 ,可见                                        

4、生自己选一个人物写一写,也可以尝试写写反例。

5、让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心中美好的理想。”这句话送给大家,在追求理想的人生道路上“顽石”总是会存在的,只要你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定

能有所成就。

                                                                   《学与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武进区南宅实验蒋伟新

教学目标:

1.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问中学,学中问,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崇尚探究的科学精神。

3.通过本课学习,继续了解议论文体的特点,掌握阅读议论文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默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课文中一定有一些语句深深地烙在了你的心里。你能把这些语句端正的写出来吗?

预设:①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②“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③能者为师。  ④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闻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⑤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⑥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2.点评(朗读书写)

3.考考你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说理文章吗?这些文章都有什么特点?你能说说吗?今天我们就将带着这些经验启程,一起来学习《学与问》。

4.你看刚才我们在书写学习所得时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把本文的一些观点写出来了,谁能来说说本文的观点是什么?结论又是什么?这两部分能调换吗?为什么?(首尾不仅呼应更有提升)

二、举事例悟道理

这些观点到底对不对呢?老师还有保留意见,我们古人不是常说“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吗?不服,那你能结合着书上的内容来说服我吗?

1.自由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同桌可先尝试着说说,看看怎样才能说服我。

2.学生练说,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交流,共悟道理。

(1)说之前,我可还要考考你们,你觉得这三个小节,如果要说服我,你觉得应该先说哪一部分,为什么?

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原来第三小节既是二、四小节的过渡,更是第二小节的提升。①从名人好问的事例拉到“好问”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关系。②作者在第二小节里告诉学生问什么,更在第三小节告诉学生“什么时机问?向谁问?”

而第四小节更是前两小节的提升,如果“问”来的结果令自己不满意不能弃之一旁,要如沈括那样通过“观察思考”去解决问题。

这三小节如三环,环环相套,层层推进。作者就是在这样严谨的语言中将“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这一观点阐述清楚!

(2)了解了这三小节的关系,现在你们可以来向老师“开炮”了。

①指名说说哥白尼的事例。

听学生叙述后,交流,引导学生抓住 “经常”、“缠”,“……”等进一步感受哥白尼的好问。

作者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举了哥白尼问的问题?(借哥白尼的事例告诉学生怎样问:针对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实践、生活现象去提问。所谓“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哦,原来如此,看来哥白尼的这个例子,验证了这样的观点,引读:(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过渡:看来,在哥白尼那个年代要想学得知识还真得“好问”,可我想,如今我们都是二十一世纪了难道还要像哥白尼那个时代一样好问吗?

②指名说说第三小节内容。

引导学生抓住“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等词理解当代小学生问的必要性。

理解“能者为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

小结:关于这个道理,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有谁知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说不出来的话,教师补充)

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过渡:听了前面几位同学的证明,我充分认识到了“问”的重要性,看来今后在学习中我们一定的多问、多向能者问,问中自有学问来啊,我相信我的学习一定能取得成功,同学们,你们怎么看呢?

③指名说说第三小节内容。

交流预设: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仍然放在心上;兴许

小结:从沈括这个大科学家身上,我们知道,引读——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三、得出结论。

1.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两个事例,哥白尼小时候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正是对科学奥妙不懈探求的开始,沈括小时候好问又会观察思考,后来成了大科学家,他们都是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而摆出的事实,想想看,为什么作者要选择写哥白尼和沈括的例子呢?

2.所以,作者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齐读最后一小节)

四、内化作业

(从下面两题中选作一题)

1.学了课文《学与问》,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写一段话。(提示:要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写的时候可以联系一下自己的情况,那样会比较具体。)

2.模仿本文的写法说明一个观点。

                                                    20  谈 礼 貌

                                                                  武进区政平小学  戴晓燕

教材说明:

《谈礼貌》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说理性的文章。课文结构严谨,说理性强,作者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从古到今,从百姓到总理,颇具代表性,从不同侧面说明问题,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从单元编排内容来看,该单元安排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亲情和人际关系的文章。前面三篇课文都是记叙了浓浓的亲情美,第20课《谈礼貌》则上升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美的说理性文章。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接触到简单明了的说理性文章,为以后的议论文学习提供了发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重要意义)

3.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板书课题,指导“貌”字书写。

2.读课题;

3.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出示:

懂得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意义;

初步了解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 传承传统,理解“古训”。

过渡:同学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出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齐读观点;

2.为了说明这一观点,作者运用了一句古训----

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3.指名读,齐读古训;

4.这句古训中的“君子”“失色”“失口”各指什么?这句古训又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

5.交流。君子:有道德的人。 失色:态度粗暴。失口:出言不逊。

出示: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6.读古训意思。(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7.古代的人们就明白待人应该彬彬有礼的道理,可见---

出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过渡:优良的传统,自古传今,还将传递下去,那么究竟怎样礼貌待人,礼貌待人又有哪些好处呢?课文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进行了说明。

三 精品故事,领悟礼貌。

学生自读2—4自然段,明白礼貌带人的好处。

(一)精读感悟故事一----问路。

1.自读第2自然段,品析人物对话,同桌合作完成表格。

人 物

语言、动作

老者的举动

相同的是

不同的是

结果

明道理

牛皋

 

 

 

 

 

 

岳飞

 

 

 

 

 

 

2.对比交流牛皋岳飞的问路语言:

   牛皋是怎样问路的?读牛皋的话。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牛皋?(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语言粗俗、傲慢无礼……)

   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吼、呔、爷问你……)

   老者的举动又是怎样的?(不但不指路,还骂他是个“冒失鬼”。)

   岳飞又是怎样问路的?读岳飞的话。

   你从岳飞的问话中看到一个怎样的岳飞?(彬彬有礼、语言文雅、尊重老人……)

   你从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的?(先离蹬下马、再上前施礼、请问老丈……)

   面对这样一位有礼貌的大将军,你能用一句话来夸夸他吗?

3.小结:当我们有求于别人时,要讲礼貌,因为——

出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二)复述故事二:踩裙,明道理。

1 .复述故事;

2.出示表格:

事 件

人 物

语 言

结 果

       明道理

有一天,一个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她的长裙拖在车厢的踏板上,被一个跟在后面的小学生踩了一下。

 

小朋友

小朋友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

 

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

 

 

 

女青年

女青年微笑着说:“没关系。”

 

 

3.交流道理;

4.小结:当自己无意犯错时,要主动道歉,因为——

出示: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三)复述故事三:理发,明道理。

1 .复述故事;

2.出示表格:

事 件

 人物

  语言、感情变化

        明道理

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被划了一道小口子。

 

周总理

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

 

 

 朱师傅

深感不安----深受感动

 

3.交流;

4.小结:当别人无意伤害到自己时,要宽容有礼,因为——

出示: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5.说话训练: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可以              ,可以              ,还可以                  …… 

四 深化“礼貌”---重要意义。

1.自读第5自然段,用下列关联词连起来说话:

因为……所以……    只有……才能……   要想……就要……

“因果关系”----因为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所以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条件关系”----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只有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假设关系”----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要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就要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

2.齐读,领悟礼貌待人的重要意义。

五 初步了解说理性文章表达方法。

1.温故:五年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课文表达方法。

提出观点:由太极洞内一大奇观,引出观点:做任何事都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举例论证:“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雨水”正反事例加以说明;

总结启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成事。

2.温故:四年上册《说勤奋》

提出观点: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举例论证:1司马光“警枕”自勉。19年时间完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2童第周,勤能补拙。生物界产生巨大影响。

归纳总结: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

3.回顾本课表达方法。

提出观点:礼貌待人,优良传统

举例论证:由古到今、由小孩到大人、由百姓到总理三个事例说明礼貌的好处;

归纳总结:“礼貌”的重要意义---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六、作业。

1.学会使用礼貌用语,练习册题选。

2.课后练习3。

 

【板  书】

20谈礼貌

提出观点:礼貌待人  优良传统

举例论证:古-----今  小孩---大人      人际关系和谐

百姓---总理

归纳总结:学会礼貌待人                 社会生活美好

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

 

 

 

典型论文:

小学说理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武进区南宅实验学校  蒋伟新

 

说理文顾名思义就是指作者通过论证向读者阐明某一事理的一种议论文体,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四年级至六年级一共编排了五篇说理文。这类文章语言准确、凝炼,多采用叙议结合的手法,层次清楚,思路明晰,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述。说理文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意义不可忽视,它是小学生将来学好议论文的基础,也是语文学习走向实践、走向应用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文体。这类文体在育人价值上有什么独特作用?我们又该如何来实施教学呢?

一、价值辨析,明晰说理文育人功能

1.从知识内容来看。可以提供给学生写议论文的最基本的相关知识,包括议论文的特点、要素、中心观点,以及议论文阅读与写作的方法。通过学习,学生如何检寻论据,认识文章围绕论点选取论据材料的能力,如何在写作中展开观点,怎样寻找论据并使其确凿、典型、恰当,具有说服力。

2.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有助于学生形成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其善于正确、中肯、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语言的学习和表达运用中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体验逻辑力量和逻辑的美,并借此逻辑形式的掌握,进一步强化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从思维的角度看。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够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水平,进而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阅读议论的能力是衡量一名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尺,也是衡量一个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发展水平的尺度。

4.从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角度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学会独立的运用自己的理性区面对各种问题和他人已有的观点。

二、参透文本,领会设计意图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共编排了五篇议论文(小学阶段称为说理文),编者在编排时还是有其思考的,具体设计意图如下:

册数

课题

中 心 论 点

主要表达方式

说勤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以设问引出“勤奋”的话题,再以古今人物的事例和名人名言证明“勤奋”的重要性。“夹叙夹议”手法用了一处。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以自然现象引出中心,再以古今中外的名人例子及反面例子证明“滴水穿石”的重要性。“夹叙夹议”的手法用了三处。

谈礼貌

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以古训引出“礼貌”的话题,再以古人(对比)例子和今人例子(普通人和名人)揭示“礼貌待人”的重要性。“夹叙夹议”手法用了三处。通过分论点来证明主论点

学与问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开篇明理,以通俗的比喻说明“问”的重要性,继以名人事例证明中心论点。第二小节是例子,第三小节是写观点,第四小节的例子是有分论点的,既有问什么,还有怎样问,向谁问,是一个结构严密的例子。

第十二册

学会合作

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开门见山地谈论“合作”  的话题及其含义,随即用两个例子说明卓有成效地合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最后归结出中心。“夹叙夹议”手法用了四处。

 

三、聚焦表达,让教学充满理趣。

说理文性文章教什么,如何教?我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事理、启发智慧是说理性文章教学的重要目标。课堂中教师应准确把握中心论点不动摇,通过指导阅读文本,引导学生读懂所举事例,并设计活动,让学生亲历论证过程,从而初步了解论证方法。

1.寻找异同,明白关联

片段:《滴水穿石》

师:同学们,课文中作者举了三个人物的例子,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叫找不同,看谁发现得多?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由易到难,逐渐找到了三位名人年代的不同,国籍的不同,所取得的成就不同,以及面对的“顽石”不同。此间,我还着力引导学生回到文本,抓住每个例子中关键的词语,说体会谈想法,促进言和意的融合。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不同,那他们身上到底有什么相同的呢?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生:他们都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师:是啊,这种精神是高度一致的,这也是作者把他们放在一起的原因,那让我们拿起笔圈画一下文章体现这三个人五身上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精神的词语。

学生从例子中分别找到了“二十几年”“坚持不懈”“毕生”“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闲过”等关键词语。这些词语的发现和体会,把“注重围绕主要论点组织语言”的意识进行了有效的渗透。

2.争辩明理,体会方法

片段:《学与问》

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人?你们了解他们吗?

生:哥白尼、沈括。

师:同学们推荐两位朗读好的同学,读一读这两个人的例子。

一生读哥白尼的故事。

师:哥白尼真是个好问的人。

一生读沈括的故事。

师:沈括真是个勤学的人。

师:蒋老师在我班上课时,有同学就提出——哥白尼的学问时学来的,沈括的学问时问来的。你认为呢?

(学生愣了一会,开始有人举手表示反对。)

生:我认为哥白尼的学问时问来的,沈括的学问是学来的。因为书上说:“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

生:老师,我认为沈括的学问是学来的,我们可以从“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看出来沈括的学问是自己学来的,

师:哦,那这下老师明白了,在座的同学要想成为哥白尼,只要多问;要想成为沈括,只要多学……

生:不对,不对(学生愣了一下,立刻反对)

生:我们是说——哥白尼的学问是问来的,但不仅仅是问来的;沈括的学问是学来的,但不仅仅是学来的。

师:那他们的学问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生:他们的学问既是学来的,又是问来的。

体验感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就说理类文章而言,以“争辩”来体悟道理是最有效的方式。俗话讲,理越辩越明。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使用信息;在辩论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活跃思维,明晰事理。但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保持适度的介入,引导学生张争辩过程中要有理有据,有礼有节。在争辩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学习“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来摆事实,讲道理,在实践中体悟并运用说理的方法。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说勤奋》等课也可尝试应用

3.仿写例子,学会方法

片段:《滴水穿石的启示》

师: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意思?(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省略号)

生:还要很多人也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师:你们还想到了哪些也具有这样精神的人。

生自由说:诺贝尔、谈迁、富兰克林……

师:他们身上也有这样的精神吗?你能不能仿照课文举三个例子的方法,选用其中一个人,语言简练地来补充一个例子?不要急,我们可以现在小组中说一说,然后大家一起提提意见,最后推荐一个上来说。

生小组内练习,有点说的比较详细,有学生提出修改意见。

生:史学家谈迁为了撰写一部翔实的明史《国榷》,二十几年中一直四处奔波收集史料,在书稿被盗后,他没有放弃,继续奋笔疾书,最后终于写成了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国榷》。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生: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无数次的观察,推想雷暴是放电现象,为了揭开秘密,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了科学实验,,并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利用五年级上册中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例子仿写,将明了的举例方法真正落实到了壁头,更好地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的表达。

4.归纳特点,运用巩固

说理类文章常用叙述和议论来阐明事理,在阐明事理过程中又常运用举例,引用、比较、比喻等多种说理方法。这些语言特点、写作方法等都需要学生来感受并学习。这个教学环节可以在最后总结时进行,因为有了前面读通课文,理清层次,提出问题,争辩明理等的铺垫,学生就比较容易明白这类文章的特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说理性文章和其他类型的课文进行对比,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特点,归纳特点。

另外四年级的《说勤奋》、五年级的《谈礼貌》、六年级的《学与问》等说理文都采用了引出事理——举例论证——得出结论的结构,掌握这些基本特点对于学生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大有益处。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学着这样的结构方式去说明一个道理。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说理性文章研究成果】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nhjcxspj.xhstdz.com/news/1160.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nhjcxspj.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
适合中老年游戏活动的项目有哪些?
引言:为何中老年游戏活动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对于他们来说,健康和快乐成为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游戏活动,不仅能够增加社交互动,还能锻炼身体与思维。因此,选择适合中老
上海旅游攻略:探访繁华之都的风情韵味
引言:开启上海的奇妙之旅 上海,这座迷人的城市,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化的繁华景象,无论是初次造访还是再次归来,都会让人惊叹于它独特的风情韵味。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与创新并存,等待着你去探索这座繁华之都的每个角
高新企业网站优化方法大揭秘!
高新企业网站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网站已经成为企业宣传、推广和营销的重要渠道。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网站更是展示企业形象、产品技术、行业影响力的窗口。因此,如何优化企业网站,提升网站的曝光率和用户体验成为了高
探索旅游景区的独特魅力:人文、自然与体验的完美结合”
引言:旅游景区的魅力所在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旅行来放松身心,寻找内心的宁静。在旅游的过程中,景区的选择则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优质的旅游景区不仅仅是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体验活动。本
提升健康与活力:探索运动健身的多样化内容与方法
引言:健身的时代已来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与活力。运动健身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方式,而是发展出了多样化的内容与方法。无论是为了减肥、塑形,还是增强体质,运动健身都成为了许多人的日常习惯和生活
80岁老人旅游规定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解析
引言:老年人的旅游热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积极参与到旅游活动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年龄并不是旅途的限制,反而是丰富人生经验的体现。虽然老年游客在旅途中享有更多的自由和乐趣,但在旅游规定及
AI写作论文是否会被检测?解密检测机制!
引言:AI写作的崛起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迅猛,尤其是在写作领域。AI写作工具不仅能生成高质量的文章,还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成为内容创作的得力助手。然而,伴随着AI写作的普及,一个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AI写作论文
几月份去兰州旅游最宜?
探索兰州的四季魅力 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坐落于黄河之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兼具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每个季节,兰州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探索。那到底几月份去兰州旅游最为宜人呢?接下来,
探索中国旅游标志的原型与文化内涵的深度解读
探索中国旅游标志的原型与文化内涵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旅游标志更是象征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国旅游标志的原型多取材于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加之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诠释,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形象。 中国国徽与中
轻松搞定!服务器配置RAID:提高性能数据安全双保险!
轻松搞定!服务器配置RAID:提高性能数据安全双保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器在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性能和数据安全,服务器配置RAID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选择。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