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躺平”的源头与现状是怎样的?躺平的本意是平着躺。变身网络流行语后意思成了:不要拼命干活,挣口吃饭的钱,有饭钱就歇着。没饭吃就起来打工,打工赚的钱够活一阵就先不干,如此循环往返。只要不努力,资本家的镰刀就割不到我。躺平状态有点像日本的佛系,之前我讲过一本书《做二休五》,其中谈到了这种生活方式在日本的实践。在国内的终极版本是之前的深圳三和大神。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想这么活的人估计不少,模式也不新鲜。区别在于,当下躺逐渐风靡,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个人觉得源头多半是生活艰难和希望的破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劳动致富"四个字失去了信心,真能致富那最富有的应该是环卫工人和农民伯伯,他们最辛苦。上一代人可以靠时代给予的机会致富,这一代人则不行。老一辈人不必讥讽年轻人的躺平。如果你是年轻人,就会发现选择并不多,躺平反而安全一些。折腾的结果只能是负债。年轻人是股市里充当小散,此前P2P爆雷的用户,当下消费贷的目标客群。想帮你的人没几个,想害你的人满大街都是。如今赤贫都不安全了,消费贷凭身份证十分钟以内下款,很快就能由赤贫变成负债失信人。专家还惦记年轻人的六个钱包,让他们为楼市做贡献。对了,失业潮来了……安居乐业的目标,在很多年轻人看来比登天还难。年复一年看不到希望。到了此时估计只剩下躺平,很多年轻人选择不结婚、不生子、不消费。躺平好过行尸走肉的996被剥削的生活,至少身体能保住。
嚯嚯自己让公司变得更庞大,老板再换个媳妇的事年轻人不干,他们清醒地很。即便是上一辈的人也不乏躺平者。
写《活着》的余老曾开班辅导高考作文,得过诺奖的莫老曾经给某白酒写过广告词宣传语。这不就是在金钱和人情面前的躺平吗?和年轻人的放弃挣扎从本质上看是一样的。谁也甭笑话谁。当然,绝望中总是孕育着希望。
“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鲁迅《呐喊自序》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无私还是自私?
《三字经》开篇是“人之初性本善”,圣经开头提到亚当和夏娃不听上帝的教诲,偷吃了禁果,于是有了原罪。
人性论在我们的文明史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对于人性的不同看法会直接影响个体处事的方式。
对于人性有三种典型说法,所谓性善论、性恶论和非善非恶论。
时至今日,人性论仍然对当代社会有着比较深刻的影响。
比如传统经济学基于“理性人假设”。根据此假设,人有一种自私的本性,这种自私的本性指导着我们的判断与行动。
问题是行为上的自私自利和本性上的自私自利,有联系但未必一致,两者不是一回事。
人们在质疑人性自私假设时,常引用《孟子》孺子入井的典故。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如果看见孩子在井边爬,马上就要掉进井里,是个人就会伸手去救。
至少从外表行为上看,人们很少是极端自私的。
传统经济学对此的回应是从内在或者本性上的自立这一角度来分析理性人假说。在他们看来,一个人之所以会表现出利他有很多可能性,但所有可能性本质上都是为了利己的。
比如表面利他,实际上是为博一个好名声,从而在其他方面让自己得利更多。也有可能是利他行为能给人的内心带来某种愉悦。所以,真正引发外在利他行为的是对个体的愉悦感的需求,这也是利己的。
换言之,内在利他的行为并不能解释人的本性不自私。
反之,行为上的自私自利并不意味着人的本性自私。
很多时候,人们从外在的自私行为推导出人性的自私,其实是犯了一个归因错误。从结果来推导原因。结果已经发生,你怎么推导怎么对。
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们在归因的时候往往会发生错误。
有时由个体因素造成的,归结于环境导致的。有时则正好相反,把环境因素的结果当成是个人影响的一种反射。
一个外在自私的行为,既可以被解释为本性自私的结果,也可以被解释为环境所迫或者受环境影响。
在美国曾有一个特别有名的案子,某位女士在居民楼下被杀,她喊了好多次,甚至居民楼的灯有些都亮了,可就是没有人报警。
后来的研究证明,并非居民极端自私主要是环境因素导致的。如果是一个人看见他肯定报警,很多人同时看到呢,觉得别人会报警。
这里就能看出并非本性自私,而是环境的认识导致了选择。能突破环境限制的人少之又少。
到底哪一种人性论更符合现实呢?
性恶、性善还是无善,无恶,还是被环境决定。
这里给出一个相对标准的答案,既不必以抽象意义上的先天论或者本性论,也不用以完全的后天论或者环境论来看待这个问题。
想得到答案就得再退一步,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对于人类行为乃至本性起决定作用的是基因本身是否能够延续。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揭示了部分真相。我们所做的事情,无论是看起来自私,还是看起来利他,都是为了基因能够延续。
当我们说人性本来是自私的时候,是从个体角度观察。比如说某人是自私的,另一个人是无私的。
同样一组基因,可以在众多不同的人的身上同时存在,尤其是亲属关系。
基于基因保存自身的这种要求,和个体的自利不等价。自私的基因也可以造就利他甚至极端无私的个体。两个个体间的基因相似度越高,就越可能表现出利他的一面。
我为自己儿子所做的事,确实可以绝对无私。按照道金斯的观点,因为他传承了我的大部分基因。
最近的研究甚至表明,这种基因的相似性带来的利他倾向不仅存在于亲族之间,而且还可能存在于非亲非故的朋友之间。
这就解释了《孟子》孺子入井的故事。一个陌生人看见小孩在井边爬也会去救,因为每个人都同其他人以某种形式联系在一起。
同时,极端自私或者极端利他,都与我们这些生物的本性不相符。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基因决定的并非行为本身,而是行为与环境的匹配关系。
在某种环境之下,以保存自身为目的,基因使得人们去做善举。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同样是为了保存自身,基因就会导致人们表现出自私自利。
前者的典型是大难临头大伙儿更容易共渡难关,自私的基因会诱发奉献甚至牺牲的行为。
后者的典型则是当同样一批人在渡过了难关之后,自私的基因可能又促使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欺骗。
环境有所变化,行为的倾向性也不同。环境很重要但并不是全部,否则就成了环境决定论。
如果以基因作为本性的载体,那么人类是有本性的,因为人类拥有进化史造就的特定基因。这种基因决定的本性有善有恶。
在有利于善行的环境中更多表现出善,不利的环境中更多表现出恶。
创造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社会太大,你我搞不定,那就在自己所处的小圈子里创造一种适合的环境,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和谐。
社会变得复杂,如何活得好一些?
相比于古代社会,现在知识膨胀速度过快,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每个决定都可能以隐晦的方式影响自己和他人。
面对以上种种,基本出发点就一个:好东西再多,我们能得到的始终有限。
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我们不可能又读书又看电影,又参加饭局跟人聊天,还辅导孩子功课……
背后的寓意是好的不可能都归自己,有舍有得。
工作地点近的房子就贵,远的就便宜。想提前退休,过得就不如在职场上风光。多挣钱的代价可能就是没时间陪家人,身体状态会变得很差。
在生活中充满选择,烦恼往往来自这种取舍。古人多半没有类似烦恼,很多时候他们没得选。选择的背后是权衡利弊。
有个概念叫帕累托改进,大概意思是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的情况变得更好。
现实当中,让所有人变得更好的绝对帕累托改进很少发生。更常见的有一利必有一弊,有时干脆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有人说“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痛苦一下嘴可以,未必要得起,每个人的资源是有限的。
古代社会,一个不会算数也不会写字的人,仍然能在草原或者森林里生活。只要他们身处部落之中,生存不是问题。进入现代社会就不行,对生存的要求不只是体力上的,还有更多智力方面的。
如果嫌计算太麻烦,下面有条基本原则:即便无法看清利弊,也别做损人利己的事儿。不能对家人做的事,也不能对朋友做,进而不能对朋友做的事,也不能对陌生人做。
至于有人坑亲戚骗朋友,在我看来不能算人。
复杂社会里,我们要学会计算而非算计。
世界太小,别干坏事,这样夜里能睡得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