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动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手机版动态     相关动态     |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szjdcom

http://nhjcxspj.xhstdz.com/comszjdcom/

相关列表
文章列表
  • 暂无文章
推荐文章
【反诈宣传】警惕新型诈骗套路,守护自身财产安全
发布时间:2024-11-21        浏览次数:6        返回列表

【反诈宣传】警惕新型诈骗套路,守护自身财产安全




2

0

2

4

新型反诈指南

明辨真假|不听不信|防范诈骗

TO 大学生们:

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防骗意识,成为了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诈骗套路层出不穷,稍有疏忽,就可能掉入陷阱,导致财产和精神上的双重损失。因此,提高警惕,学习防骗知识,成为了每位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必修课。本文将详细解析近期的新型诈骗案例,并结合诈骗心理学,提供实用的防骗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防范诈骗。



01

新型诈骗案例解析



01

注销校园贷诈骗

诈骗者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大学毕业生的学籍信息,随后冒充网贷平台客服拨打受害人电话,谎称需根据国家政策注销校园贷,避免信息泄露带来的麻烦。他们诱导受害人进行贷款操作,并将资金转入所谓的“认证对接账户”或“安全账户”,导致受害人遭受重大损失。

防范措施:大学生应妥善保管自己的学籍信息,避免将其泄露给不明身份的人员或机构。在接到类似电话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的身份。可以要求对方提供详细的证明文件或联系信息,并通过官方渠道进行验证。


02

购物平台客服诈骗

诈骗者自称某购物平台客服,声称需关闭受害人的借款、月付、白条等业务,否则影响征信。他们诱导受害人共享手机屏幕,并以保护账户资金安全或审查账户资金为由,骗取受害人转账。

防范措施:在接到自称是购物平台客服的电话或信息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进行验证。可以拨打购物平台的官方客服电话,或者通过官方网站的在线客服系统核实对方的身份。


03

AI换脸/拟声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分析受害人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或直接电话录音,利用AI技术将照片、声音进行克隆。他们可以伪装成受害人,并通过视频聊天或其他方式向受害人的亲朋好友实施诈骗,比如编造急需用钱的理由向家人朋友借钱。

防范措施:尽量减少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上发布包含面部特征和声音信息的素材,在视频通话时可以尝试要求对方进行一些动作,如摸脸、按鼻子等,这些动作会造成面部数据的干扰,伪造的人脸就会产生一定的抖动、闪现,有助于识破诈骗行为。在接到涉及金钱、个人信息等敏感事项的电话时,务必通过多种渠道验证对方身份。


04

Facetime共享屏幕诈骗

诈骗者通过FaceTime软件盗取受害人信息,冒充金融平台客服拨打视频电话,声称金融账户有问题,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其征信,通过制造心理恐慌,诱导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并转账。

防范措施:拒绝陌生人发起的Facetime通话请求,不与他人共享屏幕,遇到金融问题通过官方渠道解决。


05

社交平台诈骗

在短视频、图文类社交平台上,经常有人分享自己遇到困难或被骗经历,而评论区常会出现“同命相连”的骗子,他们通过感情牌获得受害人的好感与认同,然后谎称自己有解决办法。一旦受害人开始相信他们,就很可能被诱导进行二次操作,从而再次被骗。

防范措施:仔细观察评论者的行为模式,如果其频繁在类似内容下留言,并总是声称自己有解决办法,那么很可能是在进行诈骗活动。在遇到声称有解决办法的评论时,要通过多种渠道核实其真实性。例如,可以搜索相关的官方信息或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06

补助/助学金诈骗

不法分子提前窃取受害人学校、姓名等信息,冒充教育、民政等官方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受害人可领取补助或救助金,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

防范措施:在接到自称是教育、民政等官方工作人员的电话或短信时,要保持冷静,不要轻信。对于突然冒出的补助或救助金信息,要特别警惕。官方机构通常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直接要求转账或提供敏感信息,可以通过拨打官方电话、访问官方网站或自行前往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07

考题诈骗

在各大考试节点前,不法分子会通过网络平台或电话形式告知考生自己有“内部考题”“答案”等,声称可以“包过”,不少考生为了考试过关,不惜将钱转入指定账户,最终发现上当受骗。

防范措施:考生应充分了解并遵守考试的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明确知道考试作弊和购买答案等行为是违法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要随意将个人信息,如姓名、考号、联系方式等,透露给陌生人或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输入。不要轻易将钱款转入指定账户,特别是未经核实的账户。一旦转账,资金可能无法追回。



02

诈骗心理学


诈骗分子会深入研究大众心理,并且与时俱进更新诈骗手段,利用受害者贪念、恐惧、情感依赖、盲目信任、从众等心理进行诈骗。


01  贪念心理

许多诈骗套路都是通过设置诱饵,激发受害人的贪念,比如声称有高回报的投资机会、能够轻易获取高额度贷款等。


02  恐惧心理

诈骗分子通过制造危机感,让受害人产生恐惧心理,从而轻易服从他的要求,比如谎称受害人金融账户有问题、影响征信、有违法行为等。


03  情感依赖

诈骗分子常常通过编造悲惨经历或与受害者的共同遭遇,引发受害者共情,以打感情牌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再实施诈骗。


04  盲目信任

诈骗分子往往伪装成权威机构的工作人员,在一开始掌握主动权,让受害人产生盲目信任,从而放松警惕。


05  从众心理

诈骗分子常利用受害人的从众心理,通过社交平台营造群体参与的假象,如建立多人群、晒成交截图等,诱导受害人“”跟风'转账。


03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们:

诈骗手法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警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作为大学生,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防骗意识,不给诈骗者可乘之机。面对诱惑和陷阱,保持冷静和理性,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和防骗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抵制诈骗,守护自身的财产安全!



cription-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0glFsvicSicKdtUzyHoLEicVib0hBBzwXkhNDiagKTzFRa9LH5qp7YtmE17L7jUiasJLVmueS0DlOKrzFBDqvBaLGcg/640?wx_fmt=jpeg" data-cropori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0glFsvicSicKdtUzyHoLEicVib0hBBzwXkhUFs3kiap1XeDx506bP0oEt8tbIWZzx1868K5jKVEvzVcMXamxonq5Rw/0?wx_fmt=png" data-cropx1="0" data-cropx2="591" data-cropy1="48.89568345323741" data-cropy2="181.76438848920864" data-imgfileid="100074444" data-oversubscription-url="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0glFsvicSicKdtUzyHoLEicVib0hBBzwXkhba7YmSIHnAN1sw0F2aTcNBYHeQU8Ty6b4iaXeQUvbHUwaxg1I04vlfg/0?wx_fmt=jpeg" data-ratio="0.22504230118443316"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w="591" data-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0glFsvicSicJ9CO3IN6UvQMejdTtherSH4OW4SibsgXmlMsG89s5icAlicGibJZicMOV9iaETAibc0SAKz8pyqLzicpqicHw/640?wx_fmt=other&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outline: 0px;font-size: 16px;caret-color: rgb(255, 0, 0);color: rgb(44, 90, 160);letter-spacing: 2px;text-indent: 34px;display: initial;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max-inline-size: 100%;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width: 305.984px !import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