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动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手机版动态     相关动态     |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szjdcom

http://nhjcxspj.xhstdz.com/comszjdcom/

相关列表
文章列表
  • 暂无文章
推荐文章
中国象棋与中国文化7
发布时间:2024-11-08        浏览次数:9        返回列表

在中国历史上,秦国的老祖宗就是以养马出名,赵国则由赵武灵王倡导“胡服骑射”,骑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登上历史舞台。秦、赵等国均因为“车千乘,骑万匹”成为“强国”标配,赵国名将李牧那是就曾用万余骑大破匈奴歼敌十余万。随着战争战术的发展,大约晋代出现了马镫,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骑兵战术的发展。而唐太宗李世民就特别喜欢骑兵,他的六匹骏马曾享有许多大臣都都没企及的“陪葬昭陵”的荣誉,这就是“昭陵六骏”。蒙古人则把骑兵战术发展到了冷兵器时代的顶峰,蒙古铁骑差不多“踏”遍世界。

中国象棋与中国文化7

在中国象棋中,“马”是一种很独特的存在,因为在所有的攻击子之中,车、炮(砲)、兵(卒)均为直线攻击,只有马是斜向攻击,所以具有独特的攻击方式;马也是一种快速攻击子力。综合而言,“马有八面威风”,“马战八方”,特别在空旷的“中原地带”,马是除了车之外“另起一行”的存在。而炮(砲)的使用受到炮(砲)架的限制,需要其它子力的配合方可。所以在棋子很少的残棋阶段,反而是行动不比炮(砲)快的马更重要,所谓“残棋马胜炮(砲)”。

马也有马的局限,它最害怕绊马索,在中国象棋中则表现为“蹩马腿”。开局阶段,为什么说“马不躁进”?因为到处有绊马索,而马被蹩马腿,寸步难行,很容易被对方“吃马肉”。所以在开局阶段常常先动“马前卒”,为马的运动做准备。而行动与马有类似的子力是士(仕),特别是大马进宫,常常被蹩马腿,所以没有士(仕)时,有利于马的攻击,这就是“缺士(仕)怕马”,当然“缺士(仕)”更怕“双车”,各有各的攻击优点。

两马互保,称为“连环马”,因为相当于一车,所以说“马跳连环不用车”。但“二子不成棋”有时也适用于双马,如果要顺利赢棋,通常需要“二马盘宫加一卒”,特别是对方仍有两象(相)或残象(相)抵挡的情况下,尤其需要第三子的帮助。而入局之时,通常用一马破坏对方的防守,“一马换双象(相),其势必英雄”。

但马的使用也有其缺陷,正是因为在空旷的战场能“马战八方”,为了尽最大限度发挥马的作用,就刻意避免行棋至边路,此谓“马忌坠边”,原先能走到八个方向,受到边地和羁绊子力的制约,可能不得动弹,坐以待毙,“马逢边必亡”说得有点绝对,但“马跳边,易被歼”是比较客观的。而有时候用马保护其它子力,也有诸多问题,比如,“马看炮(砲),瞎胡闹”,一旦作为别的子力之“根”的马被撵走,它所保护的子力就“脱根”,用马保炮(砲),几近胡闹。

最憋屈的情况,是“马跳窝心”,直接破坏了士(仕)、象(相)的互联防守,让对方的子力很容易蹩象(相)眼,整个九宫就出现了象(相)不是象(相)、士(仕)不成士(仕)的局面,使这些子力互相拥堵,造成踩踏,让对方直接形成闷杀,这就不仅仅是“老将(帅)发昏”。所以如果某个时刻马进宫心,要第一时间想到,此处是大是非之地,切不可久留,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