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巨野市听寒科技公司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 暂无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王女士
首页 > 新闻中心 > 告别小蓝鸟,推特的背叛与救赎
新闻中心
告别小蓝鸟,推特的背叛与救赎
发布时间:2024-11-13        浏览次数:2        返回列表

提起推特(Twitter),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告别小蓝鸟,推特的背叛与救赎

是“Twitter”英文原意“叽叽喳喳的鸟叫”?

是国外版“微博”?

是已经演化为动词的“Tweet”?

是特朗普的“推特治国”?

还是那只经典的蓝白小鸟?

推特最经典的logo,从2012年开始沿用至今

不管是哪一条,应该说,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推特就像微信、微博、Facebook、Ins一样,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这家已经存续了17年的公司深深地影响了这个时代的沟通和获取信息的方式。

然而,这一切可能就要结束了。

就在两天前,从去年10月正式接管推特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自之前的推特大裁员、业务革新后,又出猛招。

他把推特的经典小鸟logo给改了,改成了他谜之热爱了很多年的英文字母——X,一时间引起舆论哗然。

他就仿佛画了一个“X”,将推特的过往的积淀和文化一笔勾销。

鸟变X,马斯克发布的视频截图

7月24日,推特首席执行官Linda Yaccarino发文宣布,推特正式告别“鸟”时代,迎来全新的“X”时代。

随后,马斯克也宣布了这一消息,并且展示了推特总部大楼上全新的“X”新logo投影。

很多事情虽然好像一夜之间发生,但变化其实暗藏已久。

就在官宣更换logo的前一天,马斯克就发推展示了新logo小样,就等最终方案定稿。

他表示:

And soon we shall bid adieu to the twitter brand and,gradually,all the birds.

很快,我们会跟推特的品牌说再见,然后逐渐与所有的“鸟”告别。

这里面 bid adieu to...是一个固定搭配,表示与某人或某事物告别。

在马斯克看来,与鸟告别是通往更大世界的重要一步,他的野望是打造一个无所不包的、类似微信这样的超级APP。

这个野心用他最钟爱的“X”诠释再合适不过。

此前,他已经给自己掌舵的一些公司和产品都烙上了“X”印记,包括SpaceX、Model X、Cybertruck X,以及前不久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甚至给他的儿子 X Æ A-12 Musk(是的,这是他儿子的名字)的名字里也有X。

他自己还解释了为什么喜欢X,答案是——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

某种意义上,推特小蓝鸟的落幕,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马斯克手里的推特将不再是我们之前熟悉的推特,而是朝着一个无所不包的超级APP的方向一骑绝尘。

而回顾推特这家公司的命运我们会发现,这家一直风头很劲的明星公司,自打创立起就风波不断,其内部的权力更迭和人事斗争堪称一部“宫斗大戏”。

推特的创始人们(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马斯克彻底改变一切,那个曾经的推特,某种意义上也正式画下了句点。

在逆境中诞生

一切还要从2000年说起。

那一年,精通博客技术的Evan Williams创立了博平台Blogger,大获成功,这家公司3年后被谷歌收购,Evan名利双收,早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是那个时代依靠互联网发家致富的典型路径。

Evan住在旧金山,他有一个邻居叫Noah Glass。

与Evan相比,此时的Noah还是个籍籍无名之辈,甚至他对Evan这种硅谷精英也不甚了解,只当他是个普通邻居和朋友。

直到后来Noah看杂志报道,才知道自己的邻居深藏功与名,竟然是Blogger公司的创始人。

在互联网草莽发展的时代,Noah也野心勃勃,希望加入创业大军。他在家创立了一个播客公司Odeo(Audio的谐音),并希望财务自由的Evan能投资,一起把公司做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有过创业经验的Evan很清楚一条创业铁律:永远不要跟你的好朋友一起创业!

因为一旦企业做起来,利益和情谊之间将会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分道扬镳。

应该说,Evan是极其有预见性的,后来Twitter动荡的发展史仿佛都笼罩在这条魔咒之下。

但此时一心想把Odeo做起来的Noah管不了这么多,把事业先做起来才是真的,而且身边难得有Evan这种有钱又有经验的投资人,不利用起来岂不暴殄天物。

于是他力劝Evan入伙。

Evan这个人有个特点,做决定容易犹豫,并且一般人他不信任,更信任熟悉的人,作为朋友,最后还是答应了Noah。

但Evan投资有一个条件,就是让他当Odeo的CEO。

Noah自然不愿意,毕竟在Evan入伙之前,自己就已经在家创立了Odeo了。但拿人钱了,也不得不低头,Noah还是同意了。

随着Evan资金到位,Noah终于不用“在家办公”了,他们有了正式的办公室,也开始招兵买马。

在招来的员工中,有一个带着鼻环的工程师,叫Jack Dorsey,他是一个不修边幅、创意飞扬又非常跳脱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后来,正是这个看似有点不着调的家伙,对Twitter的诞生起到了从0到1的作用。而他的一波三折的职业经历,也常常被拿来和另外一位硅谷神人对比。

这个神人的名字叫斯蒂夫·乔布斯。

可见其后来成就之大。

这一时期,Odeo还招了一个实习生,叫Kevin Systrom,他经常和Jack Dorsey讨论关于“图片”方面的内容。

多年以后,这个小实习生创建了大名鼎鼎的Instagram。但此时他还仅仅只是Odeo里的实习生,尚不知未来的路在何方。

兵强马壮后,Odeo的业务也一切向好,关注的人越来越多。

但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把这颗冉冉新星狠狠拍落。

苹果推出了ios平台下的播客应用,并且与iPod捆绑在一起。

这就好比当年微软推出windows直接附带了IE浏览器,你让其他做浏览器的公司怎么活?

一时间,Odeo的商业计划变成了鸡肋。

甚至他们的员工自己都不用自家的产品。

这个时候摆在Evan和Noah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关门,要么转型。

站在2023年这个节点,我们对这样的情况可能已经不陌生,远的不说,2021“双减"下的新东方其实面临着和当年Odeo类似的穷境。

相同的是,它们最终都选择了后者。

这时手里还有500万融资的Evan和Noah开始思考转型策略,它们激励员工开发新产品,寻找新的突破路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治世可能只是公司螺丝钉,乱世才出枭雄和人精。

这个时候,那个创意飞扬的鼻环青年Jack Dorsey站了出来,这个被视作公司“明日之星”的小伙子最终将改变一切。

Jack Dorsey说,我有个想法,咱们可以做这么一个东西,让人们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状态,告诉自己的朋友自己在做什么,让人与人的连接更紧密。

事实上,这个创想并非心血来潮,在那个每个有志青年都有一个创业梦的年代,Jack Dorsey在加入Odeo前就开始琢磨这个事儿了。正好现在公司要转型,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分享自己的创意。

他给这项服务命名为stat.us,还在纸上画出了整个业务的逻辑。

status在英文里表示“状态”的意思,Jack Dorsey的想法就是让人们通过短信发送消息,然后在互联网上展示自己的状态和想法。

Noah一开始还领略不到其中的精髓,有点意兴阑珊,但很快他就想通了,成了这个项目的忠实拥趸。

他还通过查字典给了这个项目一个新的名字——Twttr,后来又改名为Twitter。

没错,Noah是赋予Twitter名字的人,但他后来的命运却格外令人唏嘘。

负责掏钱的Evan也越来越看好这个项目,并让Noah牵头负责,而提出创意的鼻环青年Jack Dorsey自然也是研发的主力。

那个时候,Noah和妻子的婚姻岌岌可危,家庭生活很是糟心,工作成了重要的情感出口,因此他和提出创想的Jack Dorsey成了Twitter项目投入心力最多的人。

可以说,他们两个人是将人生的价值赌在了这个项目上。

2006年,当时还叫Twttr的项目正式推出,当时的用法是用户发短信给Twttr,然后Twttr把内容发布到网络上。

一个产品好不好,你看内部员工是不是喜欢用就知道了。

与当年Odeo的播客产品内部都无人问津截然相反,Twtter在公司内部引起强烈反响,员工自愿花高昂的短信费也高频使用Twttr。

2006年3月21日,历史性的一刻来临了。

Jack Dorsey发布了一条推文:just setting up my twttr(我刚刚建立起twttr)

同年8月,旧金山发生了一场小型地震,消息最先在 twttr上传开,随后数千名用户注册了这个平台,成为了他们最初的一批用户。

然而正当这家公司转型在即,员工都摩拳擦掌的时候,其内部的元老开始走向分裂,一股致命的文化开始推特内部滋生,这种文化在推特十几年的生命历程中反复上演,让人们看到明星公司背后的喧哗与骚动。

这种致命文化的名字叫——

背叛。

在背叛中成长

正当所有员工都认为twttr会带领一蹶不振的Odeo扶摇直上的时候,公司的实际掌舵人Evan似乎有不同的想法。

他表示对公司未来的前景感到悲观。

2006年9月,Evan 给 Odeo 的投资人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Evan表示看不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他感到很难过,为了补偿投资人,他表示愿意回购投资人手里的股票作为补偿。

在信中,他也提到对Twitter的担忧,表示Twitter是Odeo最有价值的部分,但是现在一切都为时尚早,推出两个月还不到5000用户,不知道何时何月才能得到回报。

Evan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言辞恳切,股东们被深深打动,认为Evan这个人能处,愿意给大家兜底,于是大家把500万美元的股权都卖给了Evan,卖完后可能还感激涕零。

然而,多年以后,当大家回过味儿来的时候,发现当年的一切可能都是一场阴谋。

Evan可能早就意识到Twitter的潜力,所以提前布局回购股权,这次回购也让Evan在后来Twitter的壮大后一直占有优势性的股权比例。

当然,也有人认为Evan也不是神仙,没有人能猜到Twitter后来会爆红,做人不能狗咬吕洞宾。

总之,没有人知道Evan当年是怎么想的,但是毫无疑问,他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在收购完股份后,他马上引入了其他更大的投资方,并将公司改名为Obvious Corp。

Odeo就此成为历史。

说到这,你可能感到奇怪,作为Odeo创始人的Noah这时候在哪?他难道心甘情愿让Evan独占自己的心血?

我想在2006年的那个秋天,Noah应该相当不甘心,但是他也无力回天,因为这个时候的Noah已经被Evan扫地出门了。

创业公司发展的内部纷争,和古代帝王打天下后和功臣们的分功有点类似,兔死狗烹的戏码从来没有缺席过。

在推特推出3个月后,2006年6月26日,Evan邀请Noah散步,他们散步的公园不是别的地方,正是鼻环青年Jack Dorsey提出Twitter初始创想的地方。

一切都那么讽刺。

Evan的意思简单明了:Noah你走吧,我会给你6个月隔离期,但会保留公司股份,如果不同意,你就会被公开开除。

婚姻生活已经破碎的Noah,此时内心的崩溃可想而知,他的生活最后的支柱瞬间倒塌。

但凡事都有因果,Evan开除Noah的原因,绝非毫无来由。

有人说是因为两人性格不合,Noah非常高调,因为婚姻问题,情绪不稳定,而Evan则更加深沉内敛,两个人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

还有人说,Noah因为对Twitter项目极其狂热,甚至提出把Twitter独立出去单独成立公司。

美国纽约时报作家Nick Bilton还提出另一种更加具有权力斗争性质说法:

Noah因为对Evan不满(这种不满可能在Evan要当Odeo的CEO时候就埋下了种子),因此,他想联合另外一位Twitter项目的功臣Jack Dorsey,一起把Evan赶走。

但是Jack Dorsey却不这么想,他认为Evan对于Twitter的发展更有帮助,而Noah的存在会导致公司分裂,于是他就把Noah的企图告诉了Evan。

这完全就是宫廷斗争那一套。

如果按照最后一种思路来衔接公园谈话的话,似乎一切就没那么唐突了。

总之,也许是Jack Dorsey的背叛,也许是Evan不想看到自己这位邻居分裂公司、破坏好局,也许是他为后来的回收股权、改弦更张做铺垫,总之Evan把曾经邀请自己入局的邻居Noah给赶出了公司。

Noah这个名字,也从此消失在了Twitter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几乎没有分到任何公司发展的红利,就这样淹没在了那个风云激荡的互联网创业大潮中。

两周后,这个赋予Twitter名字的男人离开了自己打下的江山,他把被Evan开除的消息告诉了Jack Dorsey。

Jack Dorsey表示自己很吃惊。

Noah也许是想提醒Jack Dorsey在为怎样一个忘恩负义之流打工,但Jack Dorsey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属于我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不出所料,随着Twitter后来的高速发展,很快名声大噪,Twitter也从Obvious Corp公司独立出来。

而它的第一任CEO不是别人,正是Jack Dorsey。

这个时候,他刚刚30岁。

此时,春风得意的Jack Dorsey恐怕怎么也想不到,阳光之下并无新事,出来混,欠的债总是要还的。

当年背叛Noah的恶果,也将反噬到他自己身上,让他品尝那名为“背叛”的痛苦滋味。

进入2007年,Twitter凭借多次突发事件上表现出的优秀即时应答能力,信息即时性甚至超越了官方机构和传统媒体,获得了一致好评,因此吸引了大量用户,融资也开始一轮接一轮地进行。

Jack Dorsey敏锐地意识到,此时的Twitter早已不是那个“向朋友发布自己当前状态”的小应用,而是一个更有想象力的新闻媒体平台。

但随着用户越来越多,Twitter出现宕机的情况也越来越多。Twitter技术能力跟不上的短板被越来越放大。

每次宕机都会出现的搁浅鲸鱼

而创意一流但管理能力一般的Jack Dorsey,此时也面临着信任危机,大家都承认他的影响力和说服力,但是在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上却饱受诟病。

而且之前说到,Jack Dorsey是一个很跳脱的人。

虽然他正掌舵一家明星公司的航向,但是他的梦想竟然并不在此,而是想成为一个时尚设计师,因此经常提前下班去上补习班,或者去上瑜伽课。

这些额外的爱好或许在Jack Dorsey作为普通员工的时候能刺激他创意的生成,但是作为日程紧张、有无数硬仗要打的CEO,这无疑占据了他的一部分精力。

Evan终于忍无可忍,他给Jack Dorsey下了最后通牒,要么当好CEO,要么去做你的裁缝,二选一。

既然已经撕破脸,Evan决定把事儿做绝。

占有绝对股权优势的他,通过董事会投票,把Jack Dorsey拉下台。

但Jack Dorsey和Noah不同,之前他就是Twitter的代言人,而且也有一定股权和影响力,没办法简单扫地出门,于是表面上两人职位互换,Evan当CEO,Jack Dorsey去当董事会主席,但实际上权力已经被Evan完全架空。

Jack Dorsey后来表示:“被赶出自己的公司,就好像肚子上被上狠狠打了一拳。Twitter承载着我所有的希望。”

不过,这时候他终于有时间学他的时尚设计了,而且闲不住的他,选择了和乔布斯类似的路径——自己再去做一家公司,而且做得很成功。

这厢,Evan不仅是权术高手,公司管理也确实有两把刷子,是他把Twitter带上了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

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明星加入了Twitter,奥巴马还用它拉选票,更多的注册用户蜂拥而至,Twitter的新闻属性也越来越强,人们渐渐习惯了从Twitter上获得最快的时事动态。

然而,随着用户增多,宕机情况也时有发生,后来Evan收购了一家技术方面很强的搜索公司,算是彻底把宕机的问题给解决了。

更为关键的是,Evan拒绝了Facebook5亿美金收购的诱惑,他相信现在还不是Twitter出手的最佳时机。

如果他当时卖了,也就不会有后来马斯克440亿美金收购Twitter的故事了。

这一时期,为了解决Twitter变现困难的问题,喜欢“任人唯亲”的Evan还找来了自己的朋友Costolo担任COO,后者为Twitter组建了财务和销售部门,并制定了国际战略。

不过,华尔街的投资人对于推特变现还是不满意,加上Evan这个时候感觉身心俱疲,无心恋战。

还有人说,担任虚职的Jack Dorsey这时候也没闲着,对其他董事会成员吹耳旁风,说Evan能力一般,实在一般。

总之,Evan在连续扳倒Noah和Jack Dorsey后,自己也没能避免被反噬,他也在投票中被迫下野,他的好友Costolo接替了他的位置。

Costolo作为Twitter第三人CEO,和Evan不善于做决定不同,他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

公司到了需要内部清理整顿的阶段,正是他这种人出马的时候,所以他能接替Evan不是没有道理。

果然Costolo上任第一件事就清理整顿公司的董事会,那些非董事会成员、却跑来旁听会议的人统统赶出去,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适合或者不想再担任董事会成员的人也纷纷劝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Costolo就像一个清理工人一样,打扫着Twitter因为野蛮发展、背叛与反背叛操作后留下来的各种积弊。

推特第三任CEO Dick Costolo

Costolo干到了2015年辞职。

这个时候,已经通过另一家公司Square大获成功的Jack Dorsey又像乔布斯一样,重新回到了自己开创的事业,再次出任CEO。

这一次,他干了6年之久,直到2021年11月宣布辞职,认命原来的CTO Parag Agarwal接任CEO。

后来的故事我们就很清楚了,2022年10月,马斯克一波三折最后还是以440亿美金入主Twitter,然后就一顿操作猛如虎,把推特广告商吓跑一半。

在马斯克大刀阔斧的改革下,Twitter王朝的遗老Parag Agarwal也被换下,换成了上面那位宣布Twitter更换标志的Linda Yaccarino。

她也将带着马斯克的野心,把Twitter引向另外一个未知方向——正向X字母所传递的那样。

Twitter这个名字是Odeo创始人Noah从字典里查到的,他也可以看作是最初那一代推特的创始者,那是一切故事的开始。

而如今Twitter变为X,也意味着从2000年开始的那段风云变幻的蓝鸟往事正式告一段落。

很多年后,也许大家会想起那只自由翱翔的蓝色小鸟,想起那些流连于推特的日子,想起那些曾经声名显赫,最后隐没于时代中创业者的故事。

那是一代人的记忆,也是一代人真实经历过的光荣与梦想,美丽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