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深圳交通已经是nextlevel了#的话题
引发热议
↓↓↓
深圳北站有人打“飞的”乘直升机离开
网友大呼“这是什么偶像剧照进现实”
而第一波来China Travel的外国网友
当我们从这些未来感极强的场景中抽离
会看到这样一组数据
在距离地面垂直高度1000米以内的空域
正孕育一个万亿元规模的产业
它一头连着制造业
一头连着数字经济和新消费业态
这个蕴藏着推动产业升级
激发新消费潜能的新兴产业
正在成为“黄金新赛道”
这就是低空经济
在这场竞赛中
深圳全速抢滩、加速布局
在8月2日
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
官宣
打造“世界低空经济第一城”
安全、智能飞行
是低空经济“起飞”的基础
气象条件
是影响低空飞行安全和高质效的关键因素
7月27日至28日
首届低空经济气象前沿科技研讨会在深圳举办
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
(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
常务副主任蔡银寅
分享了深圳气象部门
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实践与思考
蔡银寅在研讨会上作题为《深圳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理论及实践进展》的报告。
01
关键词:低空基建
记者: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深圳气象服务的切入点在哪里?
蔡银寅:目前,低空经济产业链有两个子链:一个是以飞行器制造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产业链,包括功能材料、动力电池、飞控系统、设计制造等;另一个则是以低空飞行为核心的现代空中运输业,包括行业应用、客货运、飞行管理控制、飞行环境保障等,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服务设施体系。
目前,飞行器制造产业链生态已大致形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低空经济的核心任务是扩大应用场景。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形成商业闭环,释放制造链的生产力,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让各行各业都能享受低空经济带来的时代红利,成为全面拉动产业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引擎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低空基建是重中之重。就好比有车须有路,车路协同发展才能让公路运输业成为支柱产业一样,低空经济也需要飞行器与飞行环境的协同发展。
因此,深圳气象部门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的战略定位、发力点和切入点,都必然是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
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套全新的技术体系,它既不是传统公益气象服务体系的自然延伸,也不是现行专业气象服务的一个新兴场景。
从底层逻辑看,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将带来气象业务体系的三个根本性的转变:
首先,低空气象是气象业务从服务于“人”到服务于“物”的对象转变。未来低空高密度的快速短时飞行活动,主要是无人机体系对天气信息的理解和决策,“人”从直接决策变成了间接决策,主要任务是制定通用规则,并分析规则体系运行的风险和效率。
第二,低空气象是气象业务从关注突变“大天气”到关注微变化“小天气”的时空域转变。即我们不仅要关注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的生成和防御,也要关注小范围天气对飞行活动的影响,天气信息价值从突变间隔性变成了全域的7×24小时。
第三,低空气象是气象业务从监测预报为主到气象条件时空管理的策略性转变。安全是低空气象的下限,通过天气管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挖掘更多的飞行时间、更多的载重,才是低空气象的主要任务。
低空经济时代,适飞空域是一种资源,适飞时域更是一种资源,而这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本质上就是对天气的效率管理。低空时域资源的优化配置需求,是低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的经济学基础。
02
关键词:低空气象基准线
03
关键词:以低空气象为核心的产业链
记者:从低空基建入手,打造低空气象基线,气象部门如何一步步融入深圳低空经济发展大局?
蔡银寅:年初全国两会“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8月2日在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深圳官宣要打造“世界低空经济第一城”。发展低空经济属于深圳市气象高质量发展“3433”战略中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智慧气象服务、气象科技产业发展三方面先行示范的重要内容。
04
关键词:一个要素,两套体系
记者:驱动以低空气象为核心的产业链不断完善,服务低空经济的核心是什么?
蔡银寅:我们可以将低空经济领域气象服务最关键的要素理解成数据,但数据只是这个关键要素的物理表现。实际上,低空经济气象服务的核心关键点有两个:
一是以满足低空飞行气象信息需求为目标的集低空气象数据收集、清洗、分析、整合为一体的技术标准体系。
这个技术标准体系是一套全新的逻辑,它与传统气象服务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不是以预报为中心,而是以多源数据的有效组合应用为中心。就像新质生产力理论体系描述的那样,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之一,这一点非常适用于解决低空气象的技术问题。如何在现有观测和预报的技术水平下,建立低空气象服务的技术标准体系,是主要内容。这也是我们前面提到,特别重视开展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模型实验的原因。
二是以满足低空飞行经济性需求为目标的天气管理工程体系。
低空飞行的下限是安全,上限则是经济性。如何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最大化地开发低空飞行的经济价值,是低空气象服务的另一个关键点。简单来说,就是要在天气条件、飞机性能、飞行载荷、时间规划等多因素条件下,选择最经济的平衡点。
因此,气象服务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关键点可以总结为“一个要素、两套体系”,即气象数据要素,低空气象技术标准体系和天气管理工程体系。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会按照“一领域、一平台、一龙头、众创式、多场景”的整体架构,通过与细分领域头部企业的合作,联合创投基建为其赋能,以深圳为基础,先行示范,打造标准化产品和服务,然后再向全领域推广。
深圳,正在从“无人机之都”向“世界低空经济第一城”前进。这个有基础、有条件、有决心、有作为的城市,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让“天空之城”照进现实!
乘势而上,深圳气象部门将持续建设低空经济细分领域产业气象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低空飞行“气象监测网”,加快提升低空气象监测能力;打造低空经济“气象数字网”,结合各类低空飞行器的运行服务场景,针对性、持续性研发智能化、精细化低空气象服务产品,为航线规划、起降服务、安全飞行等提供精细化服务,提升低空飞行的气象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孵化培育低空“气象赋能网”,重点赋能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业及装备技术服务业产业链条,促进气象赋能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这“三张网”建设已写入《2024年深圳市低空经济十大工作计划及重点任务清单》。而在务实高效的深圳,首个以气象科技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产业链集群(低空气象产业链集群)已初具雏形,若干个无人机头部企业、通导监头部企业和气象科技头部企业,已具备完整的低空场景综合示范建设能力。
面对当前如火如荼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态势,多地气象部门也根据本地特色统筹发展,我们也将挖掘更多低空经济中的“气象可为”案例以供探讨。安全、智能飞行离不开气象服务保障。让我们一起期待,天空更加“繁忙”的那一天!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