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求索路,悠悠语词情”,1993年4月30日-5月1日,“全国首届现代汉语词汇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办。30年间,汉语词汇学学术研讨会以其浓厚的学术氛围与人文情怀,滋养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词汇学人。30年后,为继续发扬优良传统,融继承与创新为一体,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协办,《辞书研究》《外国语》提供学术支持的“第十四届全国汉语词汇学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9月16日-17日在上外虹口校区顺利举办。本届研讨会共收到投稿240余篇,经专家组匿名评审,最终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5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3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张艳莉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衣永刚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周荐教授、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余桂林先生、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先后致辞。衣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上海外国语大学这几年一直在积极推进学科融合,努力在守正与创新之间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和模式,在丰富外语学科内涵建设的同时,也已意识到发展中文学科是外国语大学的新使命。李宇明教授剖析了“当代汉语的词汇特征”,强调语言学应关注社会生活,词汇学研究应在本体研究基础上重视研究社会生活中的语言词汇问题。周荐教授回顾了汉语词汇学研讨会的过去和现在,对汉语词汇学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余桂林副总编提出汉语词汇学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继承以往传统的基础上,应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应对科学技术的挑战。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词汇学研究新理论、新方法、新进展”。围绕该主题,12位主旨报告专家分别从“古、今、中、外、方、普”等多角度,“跨、通、融”多学科,对汉语词汇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且前沿的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沈家煊先生近年致力于对汉语语法观的重新审视,创立了大语法的概念,其报告将汉语的音节、词汇、词义等要素和语法联系起来,进行了独到的案例式分析,展现了沈先生对汉语研究的高瞻远瞩。中国辞书学会会长、原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先生倡导“和谐语言生活”的理念,其研究呼吁学术界要有“语言生活”意识,及时、全面了解“语言生活科技化”的现状与需求,做好生活中科技术语的规范、阐释、咨询等工作,保证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消减因生活的快速科技化而带来的社会鸿沟。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周荐教授认为中国语言文字之学源远流长,语言学观念的确立与汉语词汇学术语的创制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上海师范大学徐时仪教授以小见大,论证了汉语文白相间、雅俗共存、新旧质素交融的特点。陕西师范大学邢向东教授讨论了晋语表“看”义的[cmau]的本词及其考察方法。上海外国语大学束定芳教授通过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对转喻和隐喻的理解和输出特点的描述和分析,针对认知语言学中隐转喻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北京大学董秀芳教授通过对历代文献和现代汉语方言词典的调查,揭示了品德评价词语的历时变化与共时使用状况。上海师范大学陈昌来教授总结了生成词库理论在汉语词汇语义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并展望了未来相关研究的空间。厦门大学苏新春教授讨论了“语素码”与“词义码”的关系及两者实现融通融汇的困难与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谭景春教授从动词目的义视角对“救火、养病、恢复疲劳、打扫卫生”的语义生成与理解及其合理性做出了说明。浙江工商大学沈国威教授讨论了基本词汇厘定原则及具体遴选方法。上海交通大学王珏教授对主流辞书关于“借问”一词的释义不足之处进行了商榷。
本届研讨会另设8个分会场进行了专题研讨,内容涉及传统训诂学和词汇学的互动与关联、西方语言学和汉语词汇学的互动与关联、语义学和词汇学的互动与关联、词法和句法的互动与关联、《现代汉语词典》等语文工具书编纂与词汇研究、汉语词汇研究与当今社会、词汇教学与词汇习得研究、方言词汇研究与汉语词汇学、儿童语言词汇研究、法律语言词汇研究等议题。
研讨会闭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朱建军教授主持。在闭幕式上,上海辞书出版社王慧敏副总编介绍了该社词汇学相关系列丛书、辞书及期刊的编纂和出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刘静静老师代表学院简要介绍了本届研讨会的前期筹备情况;厦门大学苏新春教授对本届研讨会做了学术总结;下届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邢向东教授向与会代表发出了第15届研讨会会议邀请。
本文地址:http://nhjcxspj.xhstdz.com/quote/1832.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nhjcxspj.xhstdz.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