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社牛,线下社恐”“可以没有爱情,但不能没有搭子!”“今日宜‘发疯’”……热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社交行为、生活态度和审美偏好似乎愈发难以把握。但无论如何变化,当在社交平台分享成为一种新的生活仪式,总有一些线索“潜藏”在万千真实的表达和互动中。而近距离观察年轻人的社交行为,正是了解新世代生活方式,洞察社会潮流趋势的最佳切入口。
近期,基于社交平台Soul App用户为调研对象的Just So Soul研究院,通过梳理分析过去半年平台用户的分享,并结合调研数据,总结发布了《2023社交趋势关键词》,带来关于社交的前沿洞察。据悉,本次调研,有2214位平台用户参与,其中80.21%为Z世代群体。
作为当下深受年轻人喜爱,并拥有极高用户粘性的新型社交平台,Soul拥有近3000万月活跃用户,其中Z世代占比接近八成,为洞察年轻人社交趋势提供了丰富且多元的真实生态。在此次发布的关键词中,从“找搭子”到“反emo”,众多高度活跃、个性鲜明的年轻人在平台上生动、真实的分享和选择,汇聚成了当下新一代万花筒般生活潮流、文化趋势的缩影。
“友谊衰退”时代,他们热衷“找搭子”
“到公司一年多,人还没认全;低头走路,免得和别人打招呼……”许多年轻人如此自嘲自己的社交状态。
如今,地域流动性的增强,以及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影响下,原子化的个体无暇发展友谊、打理亲密关系,人们拥有的朋友数量,以及与朋友相处的时间都在减少。据此前Just So Soul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轻⼈社交态度报告》显示,当代年轻人人均只有2.5个知心朋友。
人们用“友谊衰退”(friendship recession),来描述这种社会现象。此次Just So Soul发布的《2023社交趋势关键词》中,“友谊衰退”一词入选其中,成为当下年轻人“社交卡顿”现状的注脚。
社交虽不易,但不甘孤独的年轻人依然努力尝试“挽回局面”,寻求建立连接的新方式。Just So Soul《2023年轻⼈社交态度报告》显示,66.49%的年轻人通过社交App拓展社交圈子,构建新的友谊桥梁。
当下,在社交平台日渐风靡的“找搭子”,也是年轻人重拾“附近”,发展友谊的新尝试。所谓“搭子”,主要指以某一兴趣爱好或者需求为连接而结成的社交关系。根据洞察,人们寻找“搭子”型社交时,更加注重兴趣相投,追求实现情绪价值最大化,在无压力状态下开启新的社交关系。通过“找搭子”,年轻人能在细分领域寻找到精准的陪伴。有观点认为,作为一种新的社交形态,“找搭子”不是情感的降级,而是在兴趣升级趋势中,人们产生深度关系的开端。
在注重兴趣社交的Soul,有众多文化圈层和小众爱好,年轻人流行在平台上“找搭子”,做公益、考研、写论文、找工作、学英语……似乎“万事皆可搭”。据统计,2023年5月,Soul上“搭子”相关话题数环比增长76%,相关瞬间发布量环比增长136%。
“找搭子”之外,“已读就回”是反映2023年社交趋势的另一关键词。信息过载的时代,注意力是稀缺资源,多数人在网络中发出无数信息,但往往回应寥寥。不过,在一段积极的社交关系中,年轻人向往及时的回应和共鸣,“已读就回”成为他们眼中最高的社交礼仪。
Just So Soul此前进行的站内调研显示,“已读就回”是社交平台最受欢迎人设标签之一。在此次《2023社交趋势关键词》评选调研中,超35%的用户选择“已读就回”描述自己的社交状态和趋势,成为最热门的关键词。
主打一个“真实”,更加关注“自我”
曾几何时,修图、滤镜、美颜成为人们互联网冲浪生活的“三件宝”。很多人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只为打造心目中的完美人设。发布一张照片要仔细修图,上传一段视频要“换脸修腿”,“人设焦虑”似乎无处不在。
如今,社交平台上一股新风吹动,“真实人设”成为年轻人的普遍追求。有网友认为,抛下种种“包袱”和顾虑后,有时在互联网平台的发声和分享,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其实,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反滤镜”行动,尝试“与素颜和解”,追求自在的朴实野生美学。这届年轻人更加自信,开始摆脱“人设焦虑”,不惧“路人视角”,乐于拥抱更真实的自我,享受无压力下的自在表达、真实分享、畅快沟通。
在注重追求“真实人设”之外,“自我关怀”也成为2023社交趋势关键词之一。在社交活动中,年轻人既关注他人的需求,也越来越重视边界感,更加关注自身需求及情绪感受,拒绝精神内耗。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Soul站内#爱自己 等相关话题浏览量超2亿次,这些数据反映出当下年轻人群体中“悦己主义”的趋势,他们更认同那些能尊重自我主张的发声者,更愿意与兴趣趋同的人发展友谊。
快节奏的生活里,他们总能找到快乐
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年轻人饱受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婚恋压力等各种困扰,似乎emo无处不在。领导的一句批评、父母的过高期望、体重秤上上涨的数字……都可能成为emo的原因。“我emo了”,一度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
不过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举起“反emo”的大旗。在此次调研中,有20.6%的年轻人选择“反emo”作为自己的年度社交关键词。他们不再为消极情绪所束缚,而是通过社交、追剧、听歌、运动等种种形式进行自我调节,对抗消解emo状态,跳出情绪低谷,寻找自己的乐子。
面对现实压力,当代年轻人也会打造自己的“情绪发泄室”,进行无公害“发疯”。从Soul上“鬼哭狼嚎”的KTV派对到平台的#发疯日记 话题,他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疯”方式,进行一场情绪“泄洪”。“自从发疯以后,精神正常多了”,成为很多人的真切体会。
无论是“反emo”还是“发疯”,都是年轻人主动通过“情绪代偿”摆脱不良情绪纠缠的花式手段。如今,“情绪代偿”已成为很多年轻人社交生活中的绝技,在一些场景中没有得到的情绪抚慰,他们可以通过转换场景、转变方式去满足,找到情绪的“安抚”。
有人上一秒还在“呜呜呜”,下一秒就变成“哈哈哈”;有人上班时是眉头紧锁的职场打工人,下班后就成了飒爽的滑板酷girl……据此次的调研显示,27~34岁的女性更能get“情绪代偿”的含义,更多的人生历练让她们越发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的AB面,更能体验“摇身一变”后的精彩。
社交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依托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年轻群体的社交方式、社交形态都在发生迭变。了解年轻人的社交方式,深入年轻人的生活场景,才能更好地走进年轻群体,为他们构建友谊连接的桥梁,情感交流的通道,与他们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