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组织创新: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战略与进路
文/陈劲,尹西明,陈泰伦,金珺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对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新要求。然而,当前我国仍缺乏指导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与转型升级的方法论和创新管理新思想。面向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新使命与新挑战,批判性回顾国家创新体系、新型举国体制和有组织科研的理论与实践“瓶颈”,基于整合式创新思想和场景驱动创新理论,提出以“有组织创新”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新战略范式,明晰有组织创新的内涵边界和理论基础,系统探讨其核心构成要素和典型特征,进一步从结构、过程和功能视角阐释运行机理,提出实践进路。研究结果为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战略导向从后发追赶、创新驱动向超越追赶、创新引领转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路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健全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形成科技先导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指引与战略决策参考。
关键词:有组织创新;国家创新体系;新型举国体制;企业主导;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变量,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引领力量,更是以科技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关键。随着2022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强国建设正式步入新的周期,亟待以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目标,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和战略规划。在这一背景下,全面提升和强化国家创新能力,成为新征程上实现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核心任务。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家创新能力对国家竞争优势塑造和国家安全格局构建的支撑引领作用日趋强化,科技创新进一步成为带动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中等技术陷阱”与“中等收入陷阱”,突破美西方“小院高墙”战略围堵,开辟国家发展新优势的核心抓手。这一新战略动向,对国家创新体系的转型升级提出更高要求和更急迫需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战略,急需超越“见招拆招”式的被动应对,而需要基于前瞻视野主动破局,以实现跨越周期的超越追赶、创新引领为目的,打造国家科技先导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任务之一在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此背景下,新型举国体制的设计与布局成为政产学研各界共同关注的议题。202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以来,学术界日渐关注有组织科研与有组织的基础研究的相关理论研究,强调将现实需求与应用导向与现有的自由探索相结合,作为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具体组织手段。同时,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也被提出,这一理论强调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根本路径在于推动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全面转型升级,赋予国家创新能力面向未来的先导性。然而,当前有关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在回应“如何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与转型升级”的问题上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未能形成体系化的战略思想和方法论。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多局限于单一制度逻辑或创新主体,较少关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下社会创新力量的作用,缺少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体系设计,未能充分接轨全球科技创新数字化和绿色化“双转型” 趋势和创新管理新兴理论。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提出新目标新要求。
基于此,本文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提出以“有组织创新”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新战略范式,辨析其内涵边界和理论基础,解析其核心构成、典型特征和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征程上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战略从后发追赶、创新驱动向超越追赶、创新引领转型的实践进路。本文研究旨在为政产学研多元主体进一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思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应用整合式创新和场景驱动创新理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以数据链赋能政策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供重要理论启示和科技战略决策参考;为加快建设科技先导能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体系支撑。
左右滑动阅读全文
扫码下载原文
文章来源丨《中国软科学》,2024,第3期:1-14。
关于作者丨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尹西明:通信作者,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融合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泰伦: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金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用格式丨陈劲,尹西明,陈泰伦等.有组织创新: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战略与进路[J].中国软科学,2024(03):1-14.
本文地址:http://nhjcxspj.xhstdz.com/quote/842.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nhjcxspj.xhstdz.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