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沂南市冰旋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 暂无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李先生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华思想文化国际传播研讨会暨第20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新闻中心
中华思想文化国际传播研讨会暨第20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4-11-11        浏览次数:1        返回列表

8月26日上午,中华思想文化国际传播研讨会暨第20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启动仪式在北京外研社大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韩震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学术委员丁浩等出席活动并致辞。

中华思想文化国际传播研讨会暨第20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学术委员 丁浩

丁浩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外国语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响应时代需求,凝聚学科优势,持续挖掘“全球语言、全球文化、全球治理”的领域资源,致力于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承担“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等多个国家重大项目,积极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支持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贡献力量。他希望“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结合,能够加深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理解,提升青少年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素养。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 韩震

韩震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文化自信”的根本意义,指出理解术语、读懂中国,学习语言、接触世界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同时需要凭借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实现文化强国。他表示,《一百词理解中国智慧(汉英对照)》为青少年精选了100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希望青少年通过学习此书,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思想文化,在中外语言的对照中,丰富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促进外语学习,增进国际理解,提升核心素养,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让世界了解中国,理解中国,认同中国。

外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 王芳

王芳社长在接受北京电视台的采访时表示,本次研讨会围绕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文化项目“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召开,其意义在于从思想文化入手,鼓励青少年赓续传统,用外语讲述中华思想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结合“术语工程”,旨在进一步加深青少年对中华思想文化的理解和应用,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未来,外研社将出版更多适合中小学生的精品图书、不断升级赛事服务,帮助青少年真正成为中华文化传承人。

《一百词理解中国智慧(汉英对照)》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最新成果。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韩震教授,外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中国日报》评论部首席评论员、高级记者、“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学术委员朱渊,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英语系教授吴青,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学术委员刘璐,外研社副总编辑、“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负责人、学术委员章思英共同为新书揭幕。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学术委员丁浩,外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秘书长张东升,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滕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苑大勇,外研社副总编辑、“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负责人、学术委员章思英共同启动了第20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

外研社党委副书记 陈媛媛

新书发布仪式和大赛启动仪式由外研社党委副书记陈媛媛主持。“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是连续五年上榜教育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唯一外语类赛事,是面向全国高中生举办的公益赛事。“外研社杯”大赛已创办19年,累计服务全国超过950万学生,致力于培育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外研社副总编辑、“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负责人、学术委员 章思英

中华思想文化国际传播研讨会由外研社副总编辑章思英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传播中国文化,助力中学生外语素养提升”主题分别作了精彩发言。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秘书长 张东升

张东升指出,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代新人是新时代国际教育重要的时代责任,实现这一时代责任的重要路径,需要青少年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文明的前提下讲好中国故事,让别人能理解、喜欢听、受启发。

《中国日报》评论部首席评论员、高级记者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学术委员 朱渊

朱渊指出,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对中国古典文化要有一定造诣,二是要具备熟练使用外语的能力。在谈到外语能力的培养时,他提到,自己从事英文特稿和评论撰写30多年,仍旧感到学无止境。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英语系教授 吴青

吴青表示,中医文化是中华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部分。在外研社出版的《中医文化关键词》系列,已经实现了15个语种的海外版权输出,从关键词入手、以中外文对照的方式,向国内外的读者传播中医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滕珺

滕珺以“链接中国与世界”为题,提出“谁来链接”“如何选择链接点”“用什么样的话语进行链接”三个问题。她建议,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应当建立多元的交流渠道,讲述具有共通性和普遍性的故事,用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表达,建立语言背后的知识链接。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 苑大勇

苑大勇在发言中强调了教育国际化离不开因地制宜的本土教学改革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他总结了特色学校实现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五条策略路径,如以外语教学为教育国际化的基础、以国际化课程为教育国际化的保障等。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副教授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学术委员 刘璐

刘璐指出,梅、松、茶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中国符号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智慧,教育工作者应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青少年从生活美学中提取这些文化关键词,更利于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从中华思想文化国际传播的深度研讨,到“术语工程”与“外研社杯”大赛的紧密结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及外研社汇聚学界智慧,整合优势资源,致力将中华思想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学生外语素养,推动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助力中国青少年以中外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叙事体系传递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