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必然。信息时代,通过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以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牢牢掌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为安全防范,以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筑中华民族网络共有精神家园为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互联网 民族团结”的行动方案,丰富内容,创新方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仍然复杂多变,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风险因素,以互联网为新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愈加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1]习近平总书记又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2]这些都为信息化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新的方向和路径。在网络空间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具有民族关系网络化的时代背景,又面临错误意识形态渗透与侵袭网络的现实挑战,更肩负深化和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大责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势在必行。
适应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促进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积极探索“互联网 民族团结”的行动方案,完善内容,创新方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共识。
一、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现实挑战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值得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能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关键要看能不能占领网上阵地,能不能赢得网上主导权。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3]习近平总书记又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2]因此,防范化解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风险挑战,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任重道远。
(一)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与弥散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网络虚拟空间成为民族主义情绪与言论的重要汇集之地,网络民族主义由此产生。根据网络民族主义的表现与演化,我们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以情感表达、言语讨论或行为聚合为形式,是部分网民关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意志体现与价值取向,是民族主义在网络领域的延伸。
近年来,网络民族主义呈现出持续弥散的态势。国际方面,面对欧债危机、难民危机,欧洲多个右翼政党以反全球化、反移民、反高失业率为诉求,在互联网上不断煽动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情绪,“移民、伊斯兰教、欧元、欧盟等成为重要议题,粉丝通过社交网络被动员起来,动员者利用置顶、重复发布帖子等方式不断强化确认偏差和主观性判断,社交网络发挥出传统媒体难以具有的优势——动员高效率”[4]。而在美国,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民粹主义、排外主义、保护主义等思想相互交织,频频出现在互联网中,并呈现出右倾化、极端化的特点,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暴力不断升级的歧视亚裔行动。据“停止仇恨亚太裔及太平洋岛民”组织(Stop AAPI Hate)统计,从2020年3月19日至2021年2月28日,全美共发生3795起针对亚裔的袭击事件,而与此同时,社交网络上“停止仇恨亚太裔”(Stop Asian Hate)的话题持续升温[5]。线下频发的暴力活动,线上宣泄的怨恨情绪,都存在扩大对立、撕裂社会的风险。在国内,网络民族主义以多元利益诉求、高度情感需求和强烈身份认同等特点通过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愈加明显。网络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新样态。当前国内的网络民族主义借助网络技术手段在传播方式、动员机制、影响范围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
第一,传播迅速、隐秘与联动。网络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信息被迅速传播与接收,易形成舆论热点。言论表达与信息传播更为隐蔽,讨论群体更为封闭。另外,部分网络民族主义形成了线上讨论汇集、线下行动扩散的情况。第二,传播内容负面、非理性与群体极化。在事件突发与情绪动员的情况下,网络民族主义极易走向非理性与极端的一面。少数网民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剥夺感和挫折感,可能借着网络热点议题将怨恨情绪宣泄出来,这使得网络民族主义的内容、情绪呈现出负面性的特点。网络空间中,推荐算法技术与“沉默的螺旋”心理叠加,信息同质化增强,而重复表达与认知受限又导致群体极化,为负面情绪发泄提供绝佳平台,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这些都是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高度警惕的问题。
(二)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煽动与破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自网络空间的挑战除了网络民族主义,还有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煽动与破坏活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从未停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煽动与破坏活动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第一,新型自媒体成为新领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新型自媒体的出现,网络短视频、网络直播、社交软件等自媒体成为新领地,媒体平台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明显,这使得舆论的公共空间被进一步放大。相比于微博、贴吧等以文字为主的媒体,短视频、直播由于其视频特性,审核把关存在难度,传播和发酵速度快,加之涉及民族领域话题时舆情关注度高,极易成为国际敌对势力利用的工具。第二,青年学生较易成为国际敌对势力渗透、策反的主要目标群体。截至2021年6月,我国10~19岁、20~29岁的网民占比分别为12.3%和17.4%1,这两个数据清晰地表明青年学生是互联网中的主要群体。青年学生接受信息快速,关注时事热点,紧跟时代潮流,处于树立正确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的关键时期,故较易成为国际敌对势力渗透、策反的重点目标人群。
二、“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实践价值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改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载体和方式,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打造实体化的宣传载体。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把互联网空间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6]在互联网背景下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是与时俱进的主动作为,是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就是要促进网络空间中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就是从虚拟到现实、从线上到线下坚定“五个认同”的全方位推进,牢牢掌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阵地建设提供有效方案。
(一)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是对民族关系网络化的积极应对
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规模庞大。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网民人均每周上网的时长为26.9小时,互联网普及率达71.6%2。这意味着各族群众信息获取、情感表达、交往交流的方式从现实场域广泛拓展到网络空间,民族关系网络化的特点不断凸显。深刻认识当前民族关系网络化的特点有助于正确研判形势,精准开展民族工作。
网络民族关系一定程度上是现实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反映。互联网的虚拟性、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得网络民族关系更加敏感与复杂,网络民族关系因此具有内容涉及更广、影响群体更多、情感因素更杂、处理难度更大等新特点。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是对民族关系网络化的积极应对和主动作为。只有牢牢掌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才能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营造健康向上的互联网环境。
(二)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是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随着互联网运用普及和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治理正逐步从线下向线下线上相结合转变,从掌握少量‘样本数据’向掌握海量‘全体数据’转变,这为推动治理模式变革、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3]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民族事务治理逐步从线下转向线下线上相结合亦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的时代环境、空间场域和重要手段。开展“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是融入时代的主动作为,也是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从治理环境来看,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互联网传播快捷、信息多元、群体混杂、方式灵活、参与广泛,使民族事务治理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多变。只有清楚认识民族事务治理环境,才能顺势而为,迎接挑战。从治理主体来看,民族工作部门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既反映重视网络的工作理念,又体现善用网络的工作实践,是民族工作部门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从治理手段来看,运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打通信息壁垒,极大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向作用,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手段精准聚焦、重点覆盖,不断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利用互联网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必然趋势,各地区已经开展了探索性工作。如法规方面,2021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明确规定:“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建设好网上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发展壮大网上舆论阵地,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7]创新实践方面,贵阳市利用“中央厨房”的模式设立多个民族团结进步融媒体工作室,通过品美食、造氛围、真体验的方式挖掘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作为传播元素,提升宣传深度,取得了一定成效[8]。
然而总体来看,全国各个地方利用互联网以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内容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却还有待进一步推进。截至2021年5月1日,我们对31个省、市、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官方网站、“两微一抖”发布的关于民族团结宣传的内容分析发现:首先,一些地方政府官方媒体运用互联网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技术有待优化,官方网站关于民族团结的信息呈现出内容动态少、更新慢、推广范围小的特点。其次,互联网中关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宣传渠道有限,多以官方网站为主,忽略了群众频繁接触、易于操作、覆盖广泛的平台,如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宣传平台。再次,部分地方政府开展宣传教育时,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特性、发挥各类应用软件的优势方面有所欠缺,线上与线下、“键对键”与“面对面”的结合不足,内容创新化、载体可视化有待提升,宣传效果需要加强与巩固。问题即方向,深化认识、延伸载体、丰富内容正是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内在含义。
(四)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更高面向、更深层次的民族团结。“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只有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才能在多变中把握方向,在复杂中抓住关键。
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同心合力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国内国外、网上网下都有一些言论,贬低中华文化,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否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史,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歪曲改革开放的历史。”[3]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就是在网络空间中让各族群众了解中华民族历史,认同中华文化,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夯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底线思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鲜明主线,而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举措,二者紧密关联,相辅相成。
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同向同行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正确把握好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促使各族群众共享中华文化,共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而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就是在互联网空间中培育各族群众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回归一体的情感与态度,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构建各民族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就是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阵地建设,二者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三、“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探索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信息生产领域,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3]互联网时代的民族工作,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由于互联网主体联动,对象多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利用互联网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构建“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常态化长效工作机制,形成科学性、针对性、前瞻性的理念和措施,才能有效应对舆情风险,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使互联网成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阵地。
(一)丰富“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网络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善加运用;要加强研究、应用,坚持疏堵结合,亮出底线,画出红线,严厉打击利用网络造谣生事、挑动民族情绪的行为,鼓励有利于密切各民族感情、增进各民族了解的做法,把网络建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网。”[9]这为“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既明确了内容,又指明了方法。“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可着力于宣传、防范与法治,通过广泛宣传让各族群众理解“团结统一是福”的重要价值,通过精准防范让各族群众具备“分裂动乱是祸”的底线思维,通过依法治理让各族群众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定信念。
1. 广泛宣传,发展壮大网络民族团结阵地。
广泛宣传是“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重要部分。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的便捷性、普及性决定了“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涉及内容、涉及主体、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其中宣传内容的广泛性直接影响到“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效果。宣传什么是由时代主题、网民素养、民族工作等多方面决定的,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在宣传教育的内容方面要层次分明、抓住重点、突出主题,让各族群众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情教育是互联网成为民族交往之网的前提。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理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情关系到各族群众正确的国家观和历史观。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情的显著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1]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1]。在互联网中开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教育,让各族群众了解“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理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不是麻烦和包袱,而是财富和优势。各族人民只有深刻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在互联网上的交往才能有更多包容与尊重。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普及是互联网成为民族交流之网的核心。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一直是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常态化内容,但是从网络中现有的观点、评论来看,有少许网民对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平等团结为核心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网上相关的言论不利于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反映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宣传不到位,这也正是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核心内容。要积极促进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清楚认识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10]。
宣扬中华文化是互联网成为民族交融之网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10]这就要求在互联网中既要重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让少数民族的文化被更多人了解与喜爱,更要重视弘扬集各民族优秀文化之大成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决定了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要突出中华文化的宣传,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让各族群众认识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2]的道理。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立体、生动地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2. 精准防范,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互联网中,每个人都可以是话题的发布者、分享者、评论者,去中心化、便捷性的互联网特质让涉民族领域话题的网络舆情快速增多,而某些交互媒体的隐蔽性又极易让舆情聚集爆发。近年来,涉民族领域话题网络舆情频发。2020年和2021年,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了网络“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行动全面覆盖各类网络传播渠道和平台,整治网上历史虚无主义、网络暴力、恶意营销等,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打下坚实基础。关于涉民族领域话题网络舆情的安全防范关键在于明确范围,精准引导。
要精准防范互联网中的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言论。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坚决反对。在互联网中,由于网民身份的多元化、认知水平的差异化、立场观点的多样化等影响因素,出现若干表现为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不负责任的错误言论,伤害民族情感,进一步引发舆情,削弱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际效果。对于这种言论要密切关注,以历史事实回击错误观点,以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善加引导。
要精准防范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煽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和宗教极端活动。开放性与隐蔽性共存的互联网成为反动势力从事破坏活动的重要场域,各级技术部门要建立以涉民族领域网络舆情为工作重点的监测中心,引进多种语言智能分析软件,对涉民族领域相关话题的点击、评论、转发等数据进行跟踪,重点关注审核把关存在难度的视频类新型舆情传播领地,利用新技术稳步提升舆情监测与分析的效率,为涉民族领域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预警、导控、决策等相关工作赢得先机。针对利用互联网从事各种渗透破坏活动的言行要态度鲜明、严厉打击、精准防范,健全舆情监督机制,将此类舆情消灭于萌芽状态。对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技术部门要不断创新,将大数据、推荐算法等技术适当运用到“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中。
3. 依法治理,以法律保障“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
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监管,更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的保障。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必须坚持依法治理,这是提升民族事务法治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知法懂法,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党内法规和行政法规均有涉及民族团结的内容,尊重和落实现有法规,保障各族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确保“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基本导向。新时代,《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等民族工作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明确了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法律意义,要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依法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用法的前提是学法,以互联网为载体,加大对各民族成员的法治宣传,让每个民族成员都能在日常触手可及的网络空间中了解关于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律知识,维护法律尊严,强化法治思维,学会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在互联网空间中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还要加强立法,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是新时代的新任务,当前涉及“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法律制度还需要不断健全,防止网络空间错误意识形态的渗透。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涉及“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法律条例,做到有法可依。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主线,在各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条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律体系中进一步明确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地位,进一步明确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实施机制,制定可操作、可评估的法规体系,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领域的网络舆情,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网络空间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二)创新“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方式
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关键在于方式创新。利用互联网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克服传统媒体的灌输性、刻板性,要用生动、形象、立体的方式浸润民族团结思想,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互联网应用类型丰富,基本可以分为基础应用类、网络娱乐类、公共服务类等,功能多样。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要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应用的功能,结合受众的特点,推动各类平台终端的共享融通,与时俱进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确保民族团结教育的及时性和实效性。
1. 注重发挥基础应用类媒介的作用。
互联网的基础应用类媒介一般包括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社交应用等类型。此类应用的用户规模、使用率、上网时间均高于其他类,应是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所采用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要指导不同应用类媒介根据功能设置和职责内容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有所区别地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即时通信与社交应用类媒介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随着网络涉民族领域的话题逐渐下沉到微信、QQ等私人空间中,对于这两类媒介要着重加强管理,防止国际敌对势力从事渗透破坏活动。搜索引擎与网络新闻覆盖面广、实时性强,应该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场域。相关部门作为“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主要推动者,应该把握好搜索引擎、网络新闻两类应用媒介,通过实时报道,动态更新,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主要内容,增加民族文化、民族理论政策解读等内容,并将精选内容同步到其他官方账号,如“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等平台,为民族团结作好主流思想引导。同时,注重互动性。如2019年,《人民日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出H5产品《56个民族服装任你选!快秀出你的爱国Style》,引起广泛关注与好评。选取特殊时间节点,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在“换装”的过程中为各民族群众普及民族知识,各民族群众在互动中学习民族知识,在学习中浸润民族团结思想,是网络新闻类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优秀模式。
2. 充分发掘网络娱乐类媒介的潜力。
网络娱乐类媒介包括网络直播、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其轻松易懂、生动立体的形式深受网民喜爱,它是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新领域。
网络直播具有直观快速、互动性强的特点,各地利用网络直播推进民族团结获得了较好的反响。如2020年7月,某地区统战部、民族宗教局积极创新实践载体,运用云直播介绍不同民族特色美食,以民族文化为媒介,以经营户代表为窗口,借助互联网传播的高效和精准,现场互动与反馈,让各民族群众参与其中、增加知识。这样的做法值得推广。
以抖音、快手、火山、西瓜等为代表的网络视频应用软件大量涌现,表明信息逐渐视频化的特点。视频相对于文字而言直观简单、易于理解,符合网民的认知特点,广大网民看得懂、接受快的一般都是短于三分钟的视频。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要充分开发网络视频,制作能够展示民族文化、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等的优良短视频投放在各类网络视频应用软件中,可营造轻松的民族团结网络氛围。例如藏族小伙子丁真走红网络后,他的家乡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以丁真为代言人,制作宣传民族文化、地域风情的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均有10万以上的浏览量,传播效果较好。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达5.09亿,占网民总数的50.4%3。这说明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庞大,是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不能忽视的。政府应尝试与企业合作,开发与民族团结相关的益智游戏,迎合以学生为主的网民群体,通过知识竞答、情景模拟等环节让民族团结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在各民族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 积极发展公共服务类媒介。
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要关注公共服务类媒介,主要聚焦在线教育。在线教育是突破时空限制、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线上教育,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重要性格外凸显。采用在线教育方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要利用好在线课程和在线课堂。
在线课程方面,目前关于民族团结的在线课程资源比较少,且主要面向大学生,对其他教育阶段的涉及更少。针对此类情况,要组织学者专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精心制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在线民族团结课程资源,内容围绕深化“四个共同”,聚焦坚定“五个认同”,鼓励各级学校将优质的在线民族团结课程教育资源作为课堂教学体系的重要补充。
在线课堂方面,通过互联网使各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直接交流互动,打破刻板印象,科学引导和促进各民族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包容与尊重,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2]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民族工作从线下向线上转移,从边疆向城市延伸,网络空间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与弥散,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与破坏,使得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复杂化,涉民族领域网络舆情呈现途径扁平化、主体自媒体化、内容敏感化、影响泛化等一系列新特点,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阵地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消解。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与优势,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是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正确把握和深入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在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方式方法等层面完善“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进一步凸显“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的重要意义,可以为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增强网络涉民族领域话题的良性互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针对性方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2]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4]Benjamin Krämer.Populist online Practices:The Function of the Internet in Right-wing Populism.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ociety,2017(20).
[5]光明网.海外网评:美国社会顽疾难愈,亚裔成了“替罪羊”[EB/OL].(2021-03-17)[2021-09-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EB/OL].(2019-10-23)[2021-09-01].
[7]内蒙古人大网站.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EB/OL].(2021-02-09)[2021-05-04].
[8]苟宗杰,李昌欣.“互联网 民族团结”量待提升质待夯实[N].贵阳日报,2021-04-24(7).
[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助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10]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1).
注释:
1数据来源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1)数据来源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